娱乐吧
首页 > 科技新闻 > 互联网新闻

30岁区块链“原始人”李雄:身价9位数,已失去欲望

时间:2018-03-12

撰稿:邦德登登 编辑:邦女郎

币圈谚语:赢了会所嫩模,输了下海干活。

“去夜总会叫 10 几个嫩模又怎么样?根本就玩不起来。”

李雄抽了一口烟,头像手中的功夫茶杯一样摇个不停,眼神里透着疲倦和焦虑。

快速积累的财富,让李雄早已实现任何钱可以买到的欲望,然而,这却让他索然无味。

实际上,真实的故事是:币圈中人,绝大多数懒得在男女关系上乱来,“没时间,也没有兴趣”。

李雄,一个区块链泛 90 后样本。

距我上一次见他,已经过去将近 5 年时间,想象中,我总觉得他应该满口谈论奢靡的生活,甚至暗暗期待他用更多的细节,向我描述暴富后纸醉金迷的体验。

但眼前的李雄,不但没有了穷困时独有的淳朴微笑,也没有给我鄙视暴发户的借口。

他身材依旧干瘦,没有一丝富人的肥腻。他的性格也变得极为深沉,甚至还伴随着对财富增长的恐惧。“根本没时间花钱,最近想买个迈巴赫,不过后来一想,还是买个房比较好。”他淡淡的说。

真的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。

但他眼镜变成了教授们经常戴的银丝款,公司门口的宣传栏上,他西装革履地竖着大拇指。他经常要出去传授区块链知识,在区块链圈,他算得上一个老人。

“你们真的不睡觉吗?”,我带着好奇、不屑和怀疑发问。

“平均每天睡4、 5 个小时吧,不是说你不想睡觉,而是真有那么多事情让你无法睡觉。”李雄笑着说。

我开始相信他玩不动嫩模的话了。

01 富贵险中求

1 月的深圳,白天,李雄在深圳南山科技园写字楼顶层的办公室,前来拜访的区块链圈人士塞满了他的公司。见过了超过 10 拨人之后,他筋疲力尽。

李雄的公司,是一个仅仅 10 人左右的团队,过去几个月,营收超过 10 亿,而且,90%都是利润。

我见他时,他已经面无表情,不断以赢家的姿态向我反复灌输一句话:富贵险中求。

我无言以对。

28 岁的李雄,SOSOBTC及ICO365 创始人之一,现链向财经CEO。

刚过去的 2017 年,在爆炸式壮大的币圈,李雄如同火箭般得到了穿越阶级的财富提升。

按李雄的说法,他在去年上半年创办的“ICO365”项目中兑现了千万元人民币——后者在 2017 年的币圈声名鹊起。

但更疯狂的还在后面,他最近创办的“链向财经”,在 3 个月里,带来了高达 1 个亿的数字资产收入。

李雄的“区区 1 亿”在币圈中算不上传奇。但要知道,几年前的他还在用 50 块钱购买一周的方便面。

我记得,他出身农村,家徒四壁,上大学时一直做着维修电脑、打扫卫生的勤工俭学。

02 古典互联网失败者:“ 50 块买一周泡面”

90 年前后生人,算是这个时代最尴尬的群体。

暴涨的股市没有给这代人多少思考的时间,在他们懵懂的那些年,A股从 2000 多点涨到 5000 点,再摔回 2000 多,一轮过山车,徒留给目瞪口呆的他们一地鸡毛。

而当 10 万一平米的房市到来时,他们没有原始积累来付首付,只能被无情收割。

李雄来自农村,家庭拮据,为改变命运,毕业后决然地踏上了互联网创业之路,做了类似美团KTV的O2O项目。

然而,“古典互联网”没有给他机会。在身边的同学相继进入华为、腾讯、万科、华润等深圳顶级公司之际,李雄融资失败了: 2013 年,当李雄的团队花了三个月时间,赶在现金流断裂前谈妥 100 万天使投资之后,投资方临时反悔,“就在打款前一天”。

“我全身上下就剩下 50 块钱,只得买一箱泡面度日,抽廉价的南洋桶烟。”

这和杜均、易理华们的命运简直如出一辙。

这些新晋的、颇有争议的“十亿大佬”、“百亿大佬”,无不出身寒微:易理华,湖南人,复旦毕业,一度靠“租个两居室把卧室租出去自己睡客厅”的方式度日;杜均,“ 85 后,大学退学,北漂,当服务员月薪450”。

甚至,薛蛮子,也在春节时深情回忆当年他见到的蔡文胜:一个天分极高、但“普通话都说不利索的泉州渔村孩子。”

“那时候我就对古典互联网项目彻底死心,我本身没有资本和人脉,大公司太多,竞争太激烈,没有出头机会。”李雄说。

能抓住机会的只有极少数人。

李雄很快在“极客玩物”比特币上找到了新的突破口。 2013 年 10 月,比特币价格首次到达 2000 元人民币高峰,紧接着 11 月开始暴跌,但到了 12 月,又迅速反弹到了 8000 元的新高峰。

当时有人找李雄的团队做一个比特币期货交易所,李雄就此发现了这个“过山车”投资品,“很有意思”。

这是个边缘化的、前途未卜的东西,但他又有什么可失去?

研究后,李雄和团队发现,比特币交易所的环节太过繁琐,不如做K线图网站——李雄和小伙伴的 9 人团队决定,网站的名字叫Sosobtc,类似于A股“同花顺”。

“就像别人买车,我们服务周边,并不难。”李雄说,这是个纯线上的创业,也不用再为资金问题困恼。

2013 年,币圈特殊的一年。

这一年,吴忌寒决定创立比特大陆。李林创立火币网。原“豆丁网”徐明星,也在投资人麦刚帮助下,找了蒋涛、蔡文胜、联创等几方,拿到了天使轮,开办了OKcoin。

03 “炒股和做妓”

同一年,炒币的气息开始涌动。 2013 年 10 月,比特币交易量突破 50000 个,比特币中国价格达到 1300 元。 2013 年 11 月,比特币中国价格达到 8000 元。

李雄的合伙人了第一批吃了螃蟹:通过信用卡套现,买了大量的比特币,短短一个月时间,赚了 100 多万。

李雄则错过了这一波暴涨,因为不敢玩“套现”。

接下来的两年,他在后悔和等待的煎熬里度过,直到 2015 年,以 1800 人民币的价格出手购入 100 多个比特币,在 2016 年 4 月以 3000 多元价格卖出,净赚几十万。

比特币价格经历了 2013 年 11 月的 8000 元高位后,在随后的 12 月暴跌至 2000 元,掉进熊市。 2014 年 2 月底,全世界最大的比特币交易中心Mt.Gox遭遇黑客袭击,丢失 85 万比特币——这直接导致比特币价格暴跌到谷底。

在自己的Sosobtc上看了很久行情之后,李雄决定按照合伙人的套路——刷信用卡赌上一把。

他不能再忍了。

下注,赢,再下注,爆炸式赢——单边市场带来毒瘾般爆炸感。他没空去管夜深人静时内心冒出来的不安和羞愧。

“炒币就像做妓一样,第一次不敢尝试,感受过躺着赚钱的滋味后,你就收不住了。”李雄说。

像每一个从一无所有中爬过来的聪明人一样,李雄从不掩饰自己对财富的欲望。

但在 2018 年,经过 3 年的强烈亢奋之后,现在他看一切都是数字——数字继续翻滚,但不再带来情绪跌宕。

李雄告诉我,从 2015 年开始,他走上了“玩币”之路,但和A股一样,这是一个需要靠本金规模和时间来慢慢滚雪球的游戏,如果“本金不多”,就“赚钱太慢”。

和绝大多数二级市场投资者一样,李雄没能从“炒”中完成原始积累,“太心累,也看不准”,此路不通。

真正的转机出现在 2016 年,他发现了一条更赚钱的道路——发ICO。

  • 上一篇:人口红利消失、资本热潮褪去,后直播时代的斗鱼们何去何从?
  • 下一篇:从被拒绝100次到被5.5亿美元收购,AI公司Kensho如何蜕变华尔街之狼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