娱乐吧
首页 > 国内新闻 > 吉林新闻

长春市宽城区社区矫正管理局:累计接收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157人

时间:2018-06-06

  青少年的教育成长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心的热点难点,长春市宽城区社区矫正管理局结合青少年思想不成熟、行为偏激的特点,围绕教育、感化、挽救这一工作思路,贯彻“严管、仁爱、教育、助力”的八字方针,帮助青少年中的特殊人群迷途知返,重新获得新生。截至目前,累计接收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157人,没有发生重大不良事件。

  把握“严管”,让青少年提高在刑意识。青少年服刑人员法律意识淡薄,日常表现不稳定。为加强青少年服刑人员的日常管理,宽城区社矫局严格按照社区矫正的各项管理制度,要求他们每周按时报到、每月进行思想汇报、外出必须请假等,拴住青少年服刑人员思想的“牛鼻子”。同时,依托微信平台对青少年服刑人员进行日常法制教育和常识教育,筑牢他们的讲规矩守纪律意识,预防青少年服刑人员重新违法犯罪。

  突出“仁爱”,让青少年感受社会温暖。青少年身心发育尚未成熟,如果缺乏父母关爱、没有家庭温暖容易走向违法犯罪道路。宽城区社矫局注重从细节做起,以爱感化,以情感人,让他们体会到家庭的温暖。对于拟进行社区矫正的青少年,调查评估时工作人员进行不公开调查,即不穿警服、不调查邻居,以减少青少年的心理压力;对于新入矫的青少年,矫正宣告与成年人分开且不公开进行,矫正档案严格保密,最大限度地对青少年进行身份保护。

  侧重“教育”,让青少年树立正确三观。青少年服刑人员可塑性强、易于转化,宽城区社矫局采取谈话教育、课堂教育以及单独的心理教育外,还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动教育。组织他们学习“感动中国”人物事迹、阅读法律书籍、观看警示教育片、祭扫烈士纪念碑、参观东北沦陷史陈列馆、宽城区青少年警示教育基地等,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、世界观,提高思想认知度,增强其参与矫正活动的积极性,能够安心接受改造。

  积极“助力”,让青少年得到适应帮扶。为帮助青少年解决生活问题,宽城区社矫局从改造青少年的心理入手,与吉林省同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合作,针对青少年的年龄、心理特点和发育需要进行小组活动、链接个案;积极协调长春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,为青少年进行心理辅导,促使他们顺利融入社会;对生活困难的青少年服刑人员和家属,积极协调宽城区民政和团省委、团区委、九台农商银行等部门进行救助。

  吉网 吉刻APP记者 吕孟阳

  • 上一篇:长春市宽城区司法局:创新教育方法 助力矫正监管
  • 下一篇:民营企业家自发组织为榆树送水抗旱!